建筑工程中的“甩项”是指在单位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前,因独特缘故将部分未完成的工程细目暂时搁置,先行对已完成部分进行验收和交付使用的行为。下面内容是其核心要点:
一、甩项的定义与目的
1. 核心概念
暂缓施工:甩项是将施工图中未完成的某些工程(如漏项、缺材料设备导致的未完工程,或需返工的瑕疵部分)暂时搁置。
先行验收:为满足交付需求(如工期紧迫、运营规划),对主体工程先行验收,甩项部分后续补完。
法律性质:属于“假设竣工”,仅是对已完工部分的确认,未完成部分仍需后期处理。
二、甩项的常见缘故
1. 客观影响
资源短缺:如材料供应中断、设备未到位。
外部障碍:拆迁未完成(如道路工程部分路段无法施工)、设计变更或技术难题。
2. 管理需求
工期压力:避免局部延误影响整体交付。
验收缺陷:验收中发现需返工或修补的工程,暂时搁置以保进度。
三、甩项的法定程序要求
1. 协议签订
发包人与承包人需签订《甩项竣工协议》,明确甩项范围、责任划分、后续施工规划、价款支付方式及质量责任。
2. 多方确认
需经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确认,并提交甩项报告(如项目还需主管部门批准)。
3. 备案与监督
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审查。
例如,杭州规定甩项需附各责任主体签字确认的报告,否则不予竣工验收。
四、甩项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1. 责任风险
质量责任:甩项部分若后续出现质量难题,责任方按协议承担;未明确协议时易引发纠纷。
结算争议:甩项工程可能影响整体结算,需在协议中明确计价标准(如按工程量比例或定额计算)。
2. 实施要点
完整性要求:甩项不得涉及影响结构安全或主要功能的工程(如地基、主体结构)。
后续衔接:甩项部分完成后需单独验收,并归档完整资料。
违法后果:若甩项未经合法程序,可能导致验收无效、行政处罚(如合同价款2%-4%罚款)。
五、拓展资料
甩项是建筑工程中平衡工期与验收的灵活策略,但需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核心价格:解决局部障碍,保障整体交付。
成功关键:签订详尽的甩项协议、多方书面确认、及时备案。
风险防控:避免涉及关键工程,明确质量责任与结算制度,确保后续补建合规。
> 示例:某PPP道路项目中,因一条路段拆迁未完成,其余四条路通过甩项验收后先行通车,待拆迁解决后再补建甩项路段——既避免了整体延误,也符合运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