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掀起以“农耕操作”为主题的少儿暑期“研学热”,伴随稻谷芬芳,孩子们开启一堂堂生动立体的劳动操作课。
位于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的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绿色高效云恢290优质稻谷推广种植、加工销售和农耕文化体验、劳动教育、研学操作于一体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有“开远市卧龙谷粮食博物馆”、农耕文化体验餐厅、大中小学生现场教学操作基地、云南省共享农民田间学校、红河州农耕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等,为农民、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企业职工、儿童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开展操作教育培训。
由卧龙米业创立的开远市小谷粒农场以“体验农耕文化”为主线,针对6至14岁青少年设置田间插秧、手工制作软米粑粑、捉稻田鱼等寓教于乐的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农场融合乡村旅游、研学操作与农耕文化体验,传统节日时有舂糍粑、包粽子、磨米浆、蒸卷粉等民俗体验,平时有亲子农耕竞赛、趣味运动比赛等,夜晚则有篝火晚会、美食分享,是孩子放松身心、收获聪明的理想之地。
农场里,来自各中小学的孩子在家长与社区职业人员带领下,在袅袅炊烟中体验柴火饭制作经过,亲自动手烹饪美食。扎稻草人让孩子们“脑洞大开”,金黄稻草在灵巧小手中上下翻飞,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稻草人逐渐成形。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农事科普和操作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从餐桌到田间的奇妙旅程,满足的笑容洋溢在每一张稚嫩的脸上。
“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和价格,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也让我们体会了种菜的辛苦。自己亲手做出饭菜非常有成就感,吃起来非常香。”开远市东城小学学生申峻宇说。
暑假期间,小谷粒农场以劳动操作为一体的产学研通道每周都会迎来州内各地的研学队伍。在这里,从扶犁耕地、弯腰插秧,到挥镰收割、稻田养护,每个人都能成为“农夫”,深度参与农耕活动。
与此同时,农场的农业科普馆以实物、多媒体形式分别展示不同品种水稻从种子到米饭的历程,稻谷、大米检测等趣味农业实验培养科学思考。孩子们还可以在稻田边的天然课堂观察作物播种、生长,认识稻田生态体系,树立环保觉悟,真切感受土地的温度。
这些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小农夫”在夏日里脚踏泥土迈出探索的步伐,用双手开启成长必修课,历练热爱劳动、勤奋好学的灵魂,提升内生动力。
“在农耕文化研学中,主线是亲子活动,让家长学会放手、孩子学会主动动手,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寓教于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小谷粒农场职业人员高艳霞拓展资料道。
云南网记者饶勇通讯员杨丹赵志平李雪琼
来源:云南网